中新网上海12月3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3日获悉,“丝路电商”法治研究中心(简称:研究中心)在上海揭牌成立。
李开盛副院长和韩强副校长共同为“丝路电商”法治研究中心揭牌。(华东政法大学供图)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处处长李鼎鑫3日接受采访时认为,电子商务会成为更加重要的外贸途径,并希望“丝路电商”法治研究中心通过研究成果为以后相关“丝路电商”方面的政策制定以及数字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加强合作、培养所需人才,共同为“一带一路”共建作出新贡献。
“研究中心的成立能够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和电子商务领域的理论与实务协同。”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刘言浩希望,研究中心立足国家和上海涉外法治工作的布局和定位,从涉外法律制度完善等诸多方面开展有效的研究,同时加强人才培养。
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韩强表示,该研究中心将充分发挥华东政法大学的优势和特色,为“丝路电商”合作共赢提供法治服务和智力支撑。研究中心将开展相关领域的法律政策和规则的研究、智库交流与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与交流、文化交流与合作。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春晖提出了“小机构、大网络、有核心、无边界”理念。他表示,“丝路电商”法治研究一定是无边界的,应当走出去,为丝路经济以及商贸流通赋能。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李开盛认为,“一带一路”共建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他强调,“一带一路”共建与实现世界现代化应当联系起来。在天时地利人和的背景下,“丝路电商”法治研究中心的成立,应带动政、学、企力量共同合作,开创新道路,为“一带一路”共建、为中国整体对外开放作出学术界的有益贡献。在采访中,西北政法大学特聘教授、曾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的郭永辉认为,要发扬研究中心的统筹协调性,进一步拓展研究的系统性;在“专”的层面上持续深化并进一步加强法治的实践研究。
在同期举行的首届华东政法大学“丝路电商”论坛上,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陆宇峰发布了《法治中国战略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报告》对当下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有效回应,重点关注中国海外利益保护、教育改革、网络犯罪等问题,体现了我国法学与多种学科交叉研究的新发展方向。(完)
中新网南京12月3日电 (朱晓颖 徐珊珊)“父母一直告诫我们,要把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一代代传承下去。”3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曹玉莉说。
工作人员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敬献花圈。泱波 摄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将至。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在纪念馆举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艾义英、刘民生,部分幸存者家属,以及青少年学生手持菊花在寒风中肃立,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三鞠躬。
12月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举行。泱波 摄
纪念馆南面的遇难者名单墙又称“哭墙”,全长43米、高3.5米,上面镌刻着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每年此时,人们会一遍又一遍地把墙上的名字描新。这些名字的背后,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泱波 摄
“清明节我没能来,感到很抱歉,今天我来看你们了,只要还能动,我会尽我所能……”冬日的阳光下,90多岁高龄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走到遇难者名单墙前,对着墙上遇难家人的姓名喃喃自语。
学生为名单墙上的名字描新。泱波 摄
2023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6周年,幸存者群体已步入耄耋之年。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8人。南京大屠杀记忆传承的重任落在后人的肩上。
曹玉莉是曹洪泰、张翠英的女儿,曹洪泰、张翠英均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曹玉莉说:“我们一定会永远牢记历史、不忘过去,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肩负责任和使命,让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
学生为名单墙上的名字描新。泱波 摄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说,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维护历史真相、传承历史记忆的努力仍将持续,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