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天津12月3日电 题:南开教师卜欣欣:因为“淋过雨”更愿为无声世界的听力障碍者“撑起伞”
作者 孙玲玲 李享 杨天天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在南开大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她是一位“资深”耳蜗使用者,18岁考入南开大学,毕业后留校,29岁完全失聪,隔年植入人工耳蜗,35岁重新站上讲台,48岁投身残疾人发展公益事业,她因为“淋过雨”更愿为无声世界的听力障碍者“撑起伞”。
卜欣欣在南开大学校园。南开大学供图
她是中国聋人协会人工耳蜗植入者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聋人协会主席、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馆员、南开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卜欣欣。
“我只是耳朵听不见”
上世纪70年代,卜欣欣随父母支援边疆建设,2岁时因患中耳炎未能得到有效医治,导致听力严重受损。“我的妈妈是眼科医生,她告诉我‘通常一个人感知到的约7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得到的’,所以妈妈从小培养我的阅读兴趣,帮助我看见更广阔的世界。”卜欣欣说。
在高中班主任的鼓励下,卜欣欣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开大学,并选择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系(现更名为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就读。1993年,为推动环境学科发展,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戴树桂教授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提倡建立学院资料室。由于英语格外出众,卜欣欣通过选拔,留校工作。
1997年,卜欣欣勇敢地站上讲台,向学生分享文献检索、英语学习的经验。至今她仍记得第一次站上讲台时的瑟瑟发抖。同学们眼里对知识的渴望,点燃了她的信心,开始探索环境科学与经济和管理学的交叉领域。
随着生活节奏变快,肩上责任加重,1999年底,卜欣欣的听力完全丧失,每天深受耳鸣困扰。2001年,同事看到了当时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成功的新闻,建议卜欣欣去尝试。当时人工耳蜗植入需要15万元人民币,全院教职工踊跃募捐,帮助她成功完成手术。
在成年听障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讲座中的卜欣欣。南开大学供图
在完全失聪的日子里,卜欣欣并未放弃,完成《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课程学习。2004年,她编写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出版,不仅为读者,也为她自己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2005年,她编写出版《环境科学信息资源检索》教材,同年,她重新走上讲台,开设《环境科学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本科生通识课,这也是国内相关领域第一门文献检索课程。
2018年,卜欣欣开始投身公益事业,担任中国聋人协会人工耳蜗委员会副主任,在聋协的听力康复支持性服务骨干培训班担任讲师,为成年的听力障碍者以及听障儿童家长举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的方向。
卜欣欣与听障朋友在一起。南开大学供图
卜欣欣说,“全国有2780万左右听力障碍者,其中80%是能够进行口语交流的,但人工耳蜗或助听器无法达到人耳的精细分辨率,有时会错听漏听,尤其是在多人讨论、远距离交流的时候。”来自各行各业的听障人士与卜欣欣分享了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听障群体中,很多有能力的人才,因无法发挥自身价值而倍感焦虑痛苦。
为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我国于今年6月28日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已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其中,卜欣欣格外关注“信息无障碍”相关工作的推行,于是她向社会科普并推广“在公共场合实现文字信息屏(板)全覆盖”,以及为盲人群体开发的读屏软件、为听障人群开发的AI语音转文字技术,帮助各群体之间无障碍获取信息。
“你只管努力,老天自有安排!”
今年9月18日至20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0多名代表,肩负着约8500万残疾人的重托出席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国残联主席团,通过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卜欣欣当选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八届主席团委员和中国聋人协会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席。
卜欣欣在谈到这样的设想时,激动地说,“从1989年进入南开,到现在已经30多年,南开精神深入我的骨髓,身为南开人特别骄傲!每当主办方介绍我是南开大学的教师时,就觉得特别有底气!”将全部业余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残疾人事业的公益工作中,卜欣欣认为,“这件事是需要南开人去做的。”(完)
中新社广州12月3日电 (记者 郭军 符宇群)第十七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3日在广州开幕,来自世界32个国家和地区共2300余位琼籍乡亲齐聚一堂,共叙乡谊、共话发展、共谋合作。
12月3日,第十七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在广州开幕。骆云飞 摄
海南省省长刘小明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几个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海南人漂洋过海,以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毅力和韧劲,在侨居国和地区开创了辉煌的事业,赢得了广泛赞誉和尊重。海外乡亲们始终情牵中华、心系故乡,在海南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时期、每一个阶段,都发挥了独特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说,当前,海南正瞄准2025年底全岛封关运作目标,加快封关软硬件设施建设,今年底将基本具备封关硬件条件,明年完成封关各项准备,海南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海南自贸港建设需要390万琼籍海外乡亲的参与,希望各位海外乡亲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家乡的建设和发展。
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瑞军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深入推进,广东与海南两省在贸易、旅游、科技、文化等多领域合作日益深化,互促共进、互利共赢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期望包括海南侨胞在内的广大乡亲积极投入两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广东愿意与海南进一步加强沟通、密切合作,为两省共同推进高水平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国务院侨办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是中国与世界共享新机遇的新平台,不仅将为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历史性变革,也将为广大华侨华人特别是琼籍侨胞提供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更加优越的发展条件,更加多元的服务保障。期待广大海内外乡亲充分发挥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搭建中国与世界的纽带桥梁,积极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事业中来。
12月3日,第十七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在广州开幕。骆云飞 摄
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自1989年由新加坡海南会馆发起举办以来,已分别在10个国家和地区召开了17届大会。本届大会由海南省人民政府指导,海南省委统战部、广东省委统战部支持,广东省海南联谊会主办。(完)